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武陵山区中心腹地,全州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辖71市,总人口294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9%。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和湖南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历史文化厚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里耶镇、芙蓉镇、浦市镇、边城镇,溪州铜柱、沈从文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1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517处历史文化古迹。贺龙、任弼时、王震、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湘西民俗风情浓郁。湘西土家族苗族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2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茅古斯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苗族鼓舞堪称中华一绝,苗族赶秋节、土家族社巴节等传统节庆活动独具特色。湘西山水风光神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猛洞河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漂;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南十三省唯一幸存的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原始次生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吉首德夯,被人们称为天凿奇峡,矮寨大桥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创下了四个世界第一;还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等一批著名景区景点。全州拥有150个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荣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最佳旅游去处。湘西资源禀赋独特。山地、农业、矿产等资源丰富,建成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49个,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拥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堪称华中生物基因库中药材宝库。州域内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锰、铅锌、钒矿居全省之首,锰矿储量居全国第二,铅锌矿居全国第三,钒矿遍及全州,有锰都钒海之称。初步探明页岩气储量4.8万亿立方米,占湖南省的70%,价值高达3.5万亿元。 近年来,湘西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三量齐升”“四化两型总要求,坚守州委“542”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生态文明、民生事业五大建设,着力建设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努力实现在武陵山区率先发展、率先脱贫),大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州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14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469.4亿元,增长11.2%;财政总收入64.6亿元,增长28.7%,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增长2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8元、5891元,分别增长8.7%12%。今年1-9月,全州生产总值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财政收入增长37.4%,贷款余额增长30.4%。一是交通瓶颈加快破解。全州已建成高速公路5条,在建高速公路2条,张吉怀客运专线、湘西机场已获批,计划2016年开工建设,对外大通道基本形成,已融入成渝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长沙、重庆、贵阳4小时经济圈。二是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工业初步形成了以锰锌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以白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生物制药业、以民族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农业初步形成了烟叶、茶叶、椪柑、猕猴桃、百合等特色产业体系;旅游初步形成了凤凰、吉首、芙蓉镇和里耶四大旅游板块,去年接待游客突破2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5亿元,分别增长20%以上。三是生态环境加速改善。推进以退耕还林和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近400万亩,建成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48个,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24%,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绿色生态已成为湘西的第一形象。狠抓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城乡同建同治,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四是民生改善力度加大。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十八洞、追高鲁、吕洞山等村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示范点,2014年全州减少贫困人口11.65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4.7%。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大局稳定。 下一步,湘西州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发展机遇,力争到2017年建州60周年州庆时,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精准扶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因地制宜生产、基本公共服务、农村教育等三件大事,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到2017年建州60周年时,贫困发生率减少到15%左右;到2020年,贫困发生率控制到4%以内。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300个州庆项目,到2017年完成投资1500亿元,确保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三是抓好产业转型发展。突出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抓好园区建设、企业培育、工业招商,力争到2017年,工业总产值比现在翻一番。突出现代农业开发,到2017年,每个县市建成2—3个万亩以上标准园、精品园。突出旅游品牌培育,舞活凤凰旅游龙头,建好吉首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土家族苗族两条乡村游精品线,把湘西打造城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州府城市及7个县城扩容提质为重点,加快新型城镇建设,力争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将吉首打造成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五是推进民生持续改善。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实行社会保障兜底。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兴办一批创业园、学校、医院、保障房等民生项目,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